上级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上级动态 >> 正文

高校发展离不开党的纪律保障

来源:   作者:纪检监察网        日期:2015年03月11日 00:00   点击数:  

高校发展离不开党的纪律保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14-11-02 15:00
 

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社会职责,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高校也不是一方“净土”:个别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涉嫌腐败受到组织调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混乱,有的甚至成为个人吃喝玩乐的提款机,“三公”经费开销过大,一些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旅游,有的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一些有影响的教职人员公然发表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不符的言论,招生、学术行为不端等为社会所诟病的问题,折射出一些高校党的组织软弱涣散,对加强纪律建设,严格监督管理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甚至底气不足。如何通过强化纪律建设,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决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正确看待纪律约束与科研教学自由

当前,一提到加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就会有人拿宽松的思想、人文环境是大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来说事,仿佛加强纪律约束就会扼杀创造性。殊不知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纪律规范的绝对自由,也从来没有离开自由的无限扩张的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叶剑英元帅创办军事科学院时,曾对研究人员提出三个要求:读书、写字、吵架。所谓吵架,就是不受思想禁锢,大胆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充分说明了宽松的氛围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有的学校,党的组织提起纪律羞羞答答,对违反纪律的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学者教授,为博人眼球,什么话都敢说,“语不惊人誓不休”,甚至把含沙射影地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反调作个性,把在课堂上开政治玩笑当幽默。这些现象带来的是思想上的混乱,正常的研究和教学秩序遭到破坏。人的自由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个人的自由要受自身自然环境和自身社会关系制约,没有纪律约束,就没有了处理协调相互关系的制度规则,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政党如此,一个大学也是如此,没有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只能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无序混乱。

纪律和自由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纪律与自由是限制和约束、反限制和反约束的矛盾统一体,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社会、政党和组织中存在和发展的。在科研与教学领域,所谓自由是对真理的认识与探究,是对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对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不能脱离党的领导。纪律规范和约束科研、教学等实践活动的自由范畴,在纪律约束下的科研和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开花结果,不断发展进步,使纪律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因此,在纪律和自由互为条件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二者的高度统一,不能只强调自由,而不要党的纪律,也不能只强调纪律,忽视科研和教学应有的宽松环境和氛围,否则,科研和教学也就迷失了发展进步的方向。

必须把党的纪律建设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现在有种观点,说起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就认为纪律太生硬,那是党员的事,和普通师生无关,道德教育更加适应高校的氛围;而在说到高校道德教育的时候,又主张“德育去政治化”,宣称“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必须排除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否则就是“德育的政治化”。这种观点以改进高校德育为名,信奉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普世价值”、“普世伦理”,实质是否认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对这样的论调,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敢于亮剑,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党的纪律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恰恰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道德追求实质上反映的是价值取向,是人们以价值为内容,以道德人格为目标,自觉改造自己的心理过程。党的纪律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两者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道德不能空谈,加强高校的道德教育,不是要加强“普世价值”、“普世伦理”或其他的什么道德教育,而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教育。作为执政党,党的作风对社风民风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纪律严明,必定作风优良。因此,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丝毫不可放松。实现纪律建设与道德建设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保证道德教育不跑偏、不走样,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加强纪律建设是有效进行道德教育的保证。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遵纪守法的基础,能够培养人对法律和纪律的认同感,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反过来,纪律建设有助于保障道德规范。纪律具有强制性,除了能够唤醒人们的自觉意识外,还可以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纠正和处分。只讲道德修养而不讲纪律或法律强制,归根到底是一种不靠谱的软约束。在今天的大学里,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一些学者教授剽窃他人成果、潜规则学生、包二奶养情妇,一些学生热衷于夸富斗阔,等等,何谈道德修养,有的简直是斯文扫地。可见,道德教育和修养对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有效的,然而也是有限的。只有把纪律的强制力与道德修养的软约束结合起来,道德要求才有了实实在在的底线。

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一个大学的纪律建设情况往往反映党组织是不是有凝聚力战斗力。现在个别学校有种不好的倾向,认为科研和教学才是主业,一切工作都应向科研和教学让路,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队伍纪律松弛。一些党委负责人动辄说自己是业务型领导,对党务工作不熟悉、不热爱,不敢管、不会管,热衷于搞自己的研究,热衷于行政工作,出了问题不敢承担责任,塞责了事。针对这种情况,就是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依照党章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给各级党委扛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主体责任,是前提、是基础。高校党委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党委书记作为班子的一把手,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干其事、成其事,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把自己摆进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改进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担当用人责任、纠正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以上率下,把正能量真正聚起来。加强对纪律建设的领导,了解掌握本单位纪律建设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有针对性地领导开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落实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教育。敢抓敢管,敢于红脸,敢于批评,对违反纪律必须给予处分的,严明纪律,不怕得罪人,不当和事佬。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纪律教育的实效性。党的纪律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但要防止不教而诛,搞纪律教育,也不能一味板着面孔,在大学里尤其需要注意创新方式方法。避免重规定、轻内化,重说教、轻效果,重处罚、轻教育的问题。既要通过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上党课、培训会等传统形式,进行宣讲辅导、座谈讨论、知识竞赛等办法施教,更要运用移动网络、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推进纪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严格监督执纪促进他律转化为自律。高校党委和纪委要把党的纪律建设与高校的招生、学术研究、财经工作等纪律结合起来,督促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起监管责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监督作用。纪律的权威说到底在于其强制性,如果有纪律不执行,纪律就成了摆设。纪律教育和执纪两手不可偏废,只有违纪必究、执纪必严,才能保证纪律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不敢”的目的,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进行谈心提醒,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对纪律要求不严,打“擦边球”的,要剖析原因,开展批评,督促落实整改。(舒强 陈婉珍)